壁蝨的一般特徵
壁蝨有著敏銳嗅覺,對動物排放的二氧化碳及體溫很敏感,當有宿主接近時,只要能接觸到,牠們會伺機爬上宿主身上。因此,常去草叢中蹓躂的犬隻較容易成為受害者,隨時有可能被壁蝨爬上身;況且,由犬隻帶回家的壁蝨不僅會叮咬犬隻,同時也會叮咬主人們及其他寵物,幾乎來說,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都會遭殃。
壁蝨可活多久?
壁蝨是非常耐命的寄生蟲,幾個月不吃不喝照樣存活。所以,經常會聽到有些屋主(= 房東)抱怨之前房客搬走後留下一大堆壁蝨,非常難清且不容易死。原因就在於「不吃不喝照樣存活」;為什麼有些屋主張貼租屋廣告會特別註明「不可養寵物」,這並不代表屋主不喜歡寵物,而是因為被之前的壁蝨問題所嚇到了。其實,養寵物不一定會孳生壁蝨,而是看寵物主是不是用心照料寵物而已。
壁蝨喜歡棲息在哪?
壁蝨繁殖能力超強,雌壁蝨受精後,必須吸血,之後爬到牆縫或牆角產卵。多數壁蝨會直接在動物體上進行交配,交配後,吸飽血的雌壁蝨會離開宿主,慢慢爬到適當的縫隙內休眠幾天,待血液消化和體內卵發育完全後才開始產卵。壁蝨產卵會產在自體的頭部前方,量多時會看到其頭部前方堆滿一大坨卵,看了會讓人覺得噁心。上網搜尋「壁蝨卵」三個字即可目睹恐怖真相。
以硬蜱來說,其一生產卵一次,吸飽血後會在一個月左右產出全部的卵,卵量因種而異,通常數百至數千粒不等;軟蜱則一生可產卵多次,一次產卵數百粒,總數亦高達千粒。
狗狗身上的壁蝨
壁蝨在宿主的寄生部位一般會是皮膚較薄且較不易被搔動的部位。以犬隻來說,壁蝨通常會附著在狗狗的頭上、眼旁、耳後、頸部、腋窩、大腿內側、陰部、腹股溝上和腳趾內吸血。
若發現狗狗身上有壁蝨,應盡快將壁蝨除去。清除時,不宜將正在吸血的壁蝨強行拔除,因為壁蝨戳入狗狗皮膚內的口器是一種具備倒鉤的特殊結構,硬拔將導致倒鉤與壁蝨身體分離而留置狗狗皮膚內,這仍舊會引起皮膚癢或發炎。
壁蝨其實是一種暫時性的寄生蟲,平時是藏匿於樹叢中,待需要進食時,即伺機爬上沿路經過的動物身上(犬、貓、人都有可能),之後經由吸血完成其生活史。
狗窩周圍的壁蝨量
壁蝨需要吸血才能繁殖後代,血源對牠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補給品,因此當牠們找上某隻狗狗當宿主時,吸飽血後,直接棲身於狗窩周圍是最合適不過的。
防治壁蝨時,對於有養寵物的居所,寵物窩一定要列入考慮,而且需非常仔細的過濾寵物窩的所有表面、接合處、隙縫、正下方的地面、旁邊的牆壁等,直接消滅且防範牠們再度孳生。不只狗窩如此,處理貓、鼠、兔窩,甚至鳥巢等亦然。
被壁蝨叮咬後的特徵
壁蝨在叮咬宿主吸血時,宿主多無痛感,但由於其螯肢及口器同時刺入宿主皮膚,並緊扣在宿主身上,這時會感覺皮膚上似乎有東西在針刺,之後就導致局部充血、水腫、急性發炎等症狀,有時還可能引起繼發性感染。
以犬隻來說,寄生在犬隻體表的壁蝨會吸取犬隻的血液,若壁蝨數量過多,吸血量過大,則會引起犬隻貧血,同時其分泌的神經毒素在進入犬隻體內後會引起犬隻神經傳導機能的障礙,嚴重時會呈現肌肉麻痺衰竭死亡,同時也能傳播多種疾病給犬隻。
壁蝨會傳染多種疾病
壁蝨會傳染多種疾病,舉如:蜱麻痺症、萊姆病、Q熱、科羅拉多蜱熱、兔熱病、蜱傳回歸熱、巴貝西蟲病、埃里希氏體病、蜱媒腦炎、牛無形體病等。
其中,「蜱麻痺症」是一種嚴重且會危及性命的疾病,因為壁蝨的唾液中含有毒素,人被叮咬後,會從腳部開始產生麻痺現象,然後症狀會逐漸擴散到上半身和腦部,若毒素攻擊到心臟,則有心臟麻痺之虞,務必注意!
即便一隻,也別視若無睹
壁蝨會到處趴趴走!曾見過一隻鄰居養的大型狗經常窩在某店家的門口,結果導致該店家一樓店面內到處爬滿壁蝨,尤其很多出貨要用的全新紙箱內也被壁蝨入侵,甚至糟蹋到無法使用,後來只能全部丟棄。記得當時的情況不只地板有壁蝨,桌上有壁蝨,牆面上也有壁蝨,甚至牆面靠天花板的高度也有壁蝨,後來藉由接連兩次的空間噴藥處理(一天一次)才解決掉壁蝨肆虐問題。
這是一種非常頑強的害蟲,進入室內後可躲藏於隱密處,也可隨時叮咬人或寵物,加上不吃不喝也能夠存活數月,所以即便發現一隻入侵,也必須進行全面追緝,以避免其在暗處悄悄的繁殖開來。